周全礼数,遂问:“裴司法是根据哪条律法所判的?”
裴爽被问住,因往朝从未有过姑氏偷听的事情,历朝修法时并没有修进去,即使是有,大多新妇也并不敢说什么,只是此案中的新妇性情刚烈,羞愧难当,竟在气愤之下渐生疯癫,由此才告到京兆府来。
如今也是无律可依。
许久,他才道:“自然是按伦理纲常,夫为妻纲,姑氏乃夫母,不管做出何事都当孝敬顺从,可她娘家却将姑氏告至公堂,是为违反纲常,又因顾及她智识不清,从轻处罚,是为遵守纲常。”
林业绥年少时与那些大儒辩学无数,早已深谙所谓伦理纲常,此刻更是易如反掌的反辩于人:“官家曾在继位之初,亲审过一件因伦理而起的案件,最终以双方之德来论过错,并昭告万民‘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’,皆应精修德行。”
“礼义仁智信为常,三纲之中君纲为大,君主为天下之纲,万民附从。”他道,“此案又是否应当从君纲。”
天下之大,大不过一个君,而君为臣纲。
裴爽无处可辩,只能点头。
“行偷听之事,有德无德?”
“无德。”
“行敦伦之礼,有德无德?”
“有德。”
“无德之人去扰有德之事,继而使人疯癫。”林业绥朗声质问,“裴司法还辨不清吗?”
裴爽再次被辩至无话可说,细想后重新改判,但他不明白为何林业绥会突然要来陪审这么一件毫不起眼的案件,这件案子与世族有何关系,值得他如此辩护。
可想到这两月以来,林内史与他共同厘清了陈年旧案,其中便有许多因无权无势的百姓所递上的诉讼,所有判决皆按律法公正,这些案子曾是前任内史瞧都不会瞧的,他们觉得律法不该推及民,觉得万民之事上不得厅堂。
或许这件案子也是出于公正,林内史前面所说也并无错。
律法不定,应当从君纲。
-
宝因知道这件事情时,已经过去两日,还是李婆子回家看孙子时听长巷里那些人说的,做了姑氏的婆子对此愤懑不已,常有啐口之言,但若问及自家女郎因此疯癫当如何,她们又会说“拼了老命也要争个公道”。
听后,她除了觉得有些趣味外,又不由得想到自己成婚的那夜。
只是并非什么大事,听后也就忘了。
李秀这几日也安分了些,吴陪房也开始常来林府,多是去福梅院陪郗氏,胡兴也开始在林府当差,除了守门外,多是在外宅行走,亦有来内宅的时候,办一些不算太劳累的差事,领的却是劳累事的月银。
这是郗氏吩咐的,宝因笑着没说什么,关于梳头娘子的事,她也叫童官先不必去找。
林业绥那时正在官署,知晓后并未说什么,只让童官日后听女子吩咐便是。
因而每日卯时的梳头仍是由李秀来,刚开始的那两日,李秀还有些不自在,毕竟刚生了那样的事情,可见女子待她如旧,甚至更敬重了几分,玉藻那下人也被罚离身边,还开始称病把府中诸事全交由她去办。
于是李秀身上的那股劲便又起来了。
只觉得有郗氏这道符在,这绥大奶奶就能镇住。
呲牙的猫也能蔫了。
-
今晨起,宝因送完林业绥去上值后,便打着哈欠脱鞋上榻,似乎是夜里没睡好,将身子靠在支摘窗旁的隐囊上,小半个时辰来都是沉默不语,手指还捻着一支翠玉镶金的簪钗,两指微动,簪钗也会转起来。
李婆子侍奉在一旁,斜着眼睛打量了下,瞧出这是近日来大奶奶最常戴的那支,心里该是很喜欢,是故才会刚起床便拿在手里把玩着。
指腹止,簪钗停。
女子透过软烟纱,不知何时已在远眺院墙外的那株竹子,懒懒问道:“李嫂子怎么还没来?”
以往再迟也会赶在卯时来,今日都快要卯时末了。
李婆子听见女子的话,突然低头笑起来,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似的,怎么都止不住,后来发觉实在不妥才赶紧用嘴捂住。
宝因偏头去看,嘴角也不禁稍微弯起了点弧度,只见李婆子两只眼珠子先是左右环顾了圈,又挑帘看外间有没有人,最后自半开的窗边探出去大半个身子瞧外头,觉安心了才凑近道:“昨儿跟胡兴又吵起来了,吵不过便闹着要吃药,但胡兴可不管她,说是随她吃,死了正好,结果这话使得李秀心里更不是滋味,恨上头后,拿上剪子就要跟胡兴同归于尽,幸好她姑氏从府里赶回去了,不然还真能出三条人命。”
宝因一对远山眉微挑:“三条?”
提起这个,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,李婆子把声音压得更低,只有主仆二人才能听见的声:“大奶奶当李秀为什么吵呢,还不是因为那胡兴常去外头偷腥吃,昨儿夜里又要出去,赶巧就被李秀发现了,才开口问了几句,胡兴就不耐烦了,吵起来后嚷嚷着自己不想活了,死前也要拉上他们这对吃荤的□□贱